若是以后能找个城里媳妇儿,生几个城里户口的娃,这辈子都不用操心啦。
兄弟三个挑徒弟挑的那叫一个尽心尽力,前提是读过书,得认识字,不能不认字。小学毕业更好,如果是初中毕业,那就更更好了。还得坐得住,肯钻研。手得巧,眼里得有活儿。
周家几个儿子孙子学木匠,都是从做筷子开始学。
两根木头棍要做成什么样的拿在手里舒服,夹豆子快,这是基础。
挑好了学徒,在家里拿四礼拜师,这是规矩。虽然现在不让封建迷信,但是偷摸的给祖师爷上个香,代表心诚。
等周家老老少少的爷们们都上火车走了,村里的热闹还没停下来呢。
“周家也发达了,做木匠的还能吃上商品粮,也真的是该着人家发财。”
“这周家男人去了大城市,看见那么多好女人,不会变心吧?我听说大城市好多女的都跟妖精似的,特别会勾男人的魂儿。”
周家老太太出来晒太阳,被一群人围着问东问西。
“变心?他们敢!那个厂长说了,如果谁抛妻弃子,就算手艺再好也开除,直接送回来,不让留在城里!”
“品性都坏了,谁敢相信他啊?”
“嗨,也是该着的,老头子做了这么多年善人,祖坟冒青烟了呗。”
周家可是个热心肠,别看每次有事都是周木匠出来张罗,那是因为他为人圆滑说话好听,但不代表其他几个都不行。
这也是陆向阳直接想到周家的原因,尤其是那个周老爷子,据说雕花手艺了得,年轻的时候还去南边学过南派雕花,尤其擅长龙凤。
陆向阳小时候曾经见过周老爷子年轻时候雕刻的龙凤屏风,一人多高的屏风上云腾雾涌,一龙一凤在其中翻滚飞翔,看一眼都觉得十分震撼。
只可惜在破四旧的时候,那面屏风被砸了烧了。周老爷子为此病了大半年,差一点儿就跟着屏风一起走了。
家具厂留下来的老木工对这群村里来的木匠有些看不上,要知道这家具厂不少新款式,都是他们老木工琢磨出来的,这村里老头能有多大的见识,他会设计家具吗?
周老头也不着急,拿着自己宝贵的旱烟袋见人就乐呵呵的打招呼。
陆向阳名下有一套二进的院子,目前分出三间正房和两间东厢房给周家人跟带来的学徒做宿舍,对外就说是租的。
“等赚了钱,您老也能跟这边买房子。”陆向阳看着周老爷子在屋子里转悠,“怎么样?这房子住的能顺心不?”
“这老房子用的都是好料子啊,这还能住着不顺心?那不得去住皇宫?”周老爷子当然顺心,不但顺心,还说要帮陆向阳把这两套院子里面的东西都免费修了。